风与小鹿 > 历史军事 > 大明守村人 > 第九百三十五章 农药喷洒窑洞换

第九百三十五章 农药喷洒窑洞换(1 / 2)

百姓们不去考虑大的形势,他们只管把自己的事情做好。

每一个群体,总会有人愿意去领导别人,想办法让别人听从自己的话。

更多的人有着自己的小心思,偏偏又想听别人,尤其是自己做不到的,可以从众。

通常选里长采用的方式为当地大户人家,证明会经营,至少识字和懂算术。

现在亲王们过来,百姓们找到了主心骨,开心地吃着炸酱面,盘算一会儿去干什么活儿。

百姓突然间到了收获的季节,连续高强度工作,肌肉也疲劳。

只是他们能够承受,认为一切正常,哪年不是如此?累不怕,有好的收成,不饿肚子,日子是幸福的。

家里事情干差不多了,院子全收拾利索,不能白吃饭啊!吃饭不干活有罪,尤其还吃那么多。

一天三顿饭啊,必须要让饭转化什么东西才行。

跟在这里的工匠又做了不少捉蚂蚱的网兜,用麻线做的,有孔,只要蚂蚱钻不出去就行。

比用其他的布节省,那布用了还能干啥?纯粹属于浪费。

另外还做唧筒,前面的地方加了一个雾化装置,就是密集小孔。

昨天下午泡的草木灰谁与石灰水,今天给百姓用来喷,喷菜地,通常收完麦子就会下雨。

一旦下雨,菜的叶子上会出现虫子,现在喷,促进生长,叶子上有残留,虫子不能生长。

两种水单独使用能够杀虫,混合在一起,是氢氧化钙加碳酸钾,生成碳酸钙与氢氧化钾,还是能够杀虫。

氢氧化钾可是强碱,许多昆虫,包括蚊子,体液成酸性,一般被蚊子叮了后喷的药,是碱性,蚊子的注射到人体内的东西需要酸性环境,有碱加入,就给中和了。

如果只是为了杀虫,放盐和糖也行,它们能够给昆虫脱水,顺便就把植物也给脱水了,菜不用种了。

把两种东西混合放水里,水喷菜上,沉淀的碳酸钙正好拿来喂牲畜与家禽,不用它们自己找石头吃了。

像有的猪啊,缺钙,如果砌猪圈的是砖头,猪会去吃。

有的狗得了胆结石,也愿意吃草,想办法减轻自己的症状,尤其是土狗,主人不会去专门照顾,狗需要自己活下去。

人工饲养自然要考虑好被饲养的动物需要什么,好让动物健康生长,长好了干活、吃肉。

军士们很少教百姓理论,只告诉百姓遇到什么情况怎样应对即可,等着百姓都识字了,将来在报纸上教,百姓自己看报纸才容易接受。

百姓陆续吃完,按照安排去做事情,这活儿不是给别人干的,只是以听从命令的方式为自己干。

那边开始放火,收割完麦子的地,拾麦穗结束,放了鸡鸭,就烧,里面留一点麦秆,不然连不起来火。

烧完施基肥,机械翻耕,烧的目的是杀虫、除菌。

本地的牛马驴骡子什么的被集中起来,在分配到机械设备不方便去的位置,到那里翻耕,同时那里的麦子也是人手动收割。

护卫们帮忙,又去山上打猎,有狼杀狼,遇毒蛇捉毒蛇。

这边的蝎子与小壁虎也多,太行山脉周围就这样,包括河北,随时能够看到蝎子与无蹼壁虎。

这些地理位置的蝎子无须专门人工饲养,用工匠制作的像夹垃圾一样的工具,一夹一个。

否则都是孩子出手,直接捏蝎子尾巴,一捏一个准儿,被蛰了就疼上几天。

避免被蛰的情况出现,用新工具,尽量抓大的,就有药材了。

于是孩子们除了要去捉蚂蚱,还得找蝎子,先奖励给他们一人几片猪大肠做的香肠。

中午吃队伍带的酸菜一起做的血肠,加上面肠,保存时间就这么短,血肠始终要换井水泡。

“所以还是腊肠好,至少能放很长时间,这香肠香是香了,做完最多放两天,不吃里面开始变黏。”

朱棡在吃香肠片,猪小肠肠衣的,另外多一个竹荪酿,竹荪里面放猪肉与蘑菇,蒸完浇汁。

官员们也在吃,香,哪个菜都香。

他们其实挺纠结的,不知该怎么评价亲王们。

说亲王们奢侈吧!人家就多两道菜,黄瓜和茄子不算,百姓损失不了多少,不就是小和大的区别嘛!

说不奢侈吧!这菜太好吃了,怎么做的?看上去并不复杂,自己天天吃,保证能长胖,现在太瘦了。

王仕童又吃个竹荪酿,抬头看朱棡:“殿下,头两个月本地百姓就在竹林里挖了竹荪,舍不得吃,等着百货商店收,能卖上价吗?”

他是太原县的知县,这边有毛竹,百姓挖竹笋和采竹荪,竹荪保存不了多久,都吃了。

竹笋不会做成干,没人要,干的泡开后,也失去了鲜的口感,跟柴火似的。

倒是竹荪能够晾晒干,这个泡发后不错,跟其他蘑菇差不多。

朱棡听完对方的话,愣神几息,问:“军士们没跟你们说竹荪的事情?商人们也未提及?”

本地官员们相继摇头,没说过,啥意思?竹荪有何可讲的?

朱棡懂了:“嗯哼!咱们今天吃的竹荪吧……它不是在竹林里找的,是种的,一种一大片,竹林里才有

最新小说: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抗清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唐时明月宋时关 隋唐小纨绔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穿入维京当霸主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超时空史记